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建国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联系电话:0991-4596878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查看详情

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改造档案馆中收藏的民建为民情怀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吕元    阅读:126次    来源:乌鲁木齐市委会

      202579日下午,在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后一巷的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档案馆中,馆藏的一份政协提案引起了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的关注。陪同调研的民建乌鲁木齐市委会主委苟彦忠介绍道,这件《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建议》是我们市委会2010年提交到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身旁的民建乌鲁木齐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侯清清补充道,2009年,全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率先在天山区黑甲山片区启动试点,民建市委会当年针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报告转化为集体提案后,提交至2010年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上,得到了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所提的多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大家纷纷感叹道,真没想到老城区改造档案馆如此用心,专门将这些相关的集体提案、个人提案搜集整理出来进行展示,充分彰显了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以及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挥的显著作用。
李世杰副主席参观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档案馆,并在提案展示处驻足观看
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建言求实效  以高质量提案力促棚户区改造
      时间回溯至2009年,乌鲁木齐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大量集中连片的棚户区,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核心区域的黑甲山、二道桥、雅玛里克山等片区。这些区域呈现出典型的老破小、杂乱差特征:建筑密度畸高,房屋使用年限普遍超过30年,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居民生活面临无水、无气、无下水三无困境。更为严峻的是,这些区域普遍存在消防通道堵塞、房屋结构老化等安全隐患,以及环境卫生恶化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成为城市发展的硬伤
      面对这一局面,乌鲁木齐市自2009年启动系统性改造工程,并将其定位为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民族团结的战略性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中心工作,民建市委会在20097月召开的全委会议上,将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调研列入当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并由会内骨干会员组成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通过深入调研,调研组进一步了解到,全市超过6.24万户、近25万各族群众生活于此,其中多为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恶劣的居住条件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品质。同时,棚户区占据了中心城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却未能发挥其应有价值,制约了首府城市功能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调研同时发现,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仍存在支持力度不足、政策不够明晰、缺乏专门协调机构、规划土地房产手续办理困难、拆迁难度大以及资金缺口显著等主要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委会集体提案《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六条意见建议: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领导机构,协调指导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在规划、土地、城建、房产登记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棚户区的改造工作提供便捷服务;建立健全拆迁货币补偿的价格形成机制及争议调处机制,保障拆迁补偿的公平、公正、公开;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妥善安置棚户区经济困难居民;打破安置对象的行政区域限制,实施跨区域安置,以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其中多条建议被采纳吸收。特别是此后出台的《乌鲁木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等政策,明确规定了两轮征询+五公开机制并严格执行,即改造前须经两轮居民意愿征询,全程公开政策、程序、标准、信息及结果。这一机制使群众满意率达99.3%,实现零上访
      2010年以来,民建市委会又持续针对我市老城区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市城市建设中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向市政协全会提交了《因地制宜、精心布局,扎实有序做好老城区改造工作》《关于加快建设我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关于我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建议》《关于不断完善我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的对策建议》和《关于加强公厕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等多件集体提案,多件提案被确定为重点提案或被评为优秀提案。
      经过试点启动、全面攻坚和提质转型三个阶段十余年的持续努力,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超过50万户百万群众告别危旧房;累计配建1.8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涵盖社区医院、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通过83公里道路改造及管网建设,根治了雨季内涝、冬季断暖顽疾;多民族混居社区通过改造共建共享,民族团结持续深化。
着眼服务大局,立足委员工作室平台 深耕细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世杰副主席走访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乌鲁木齐市民建政协委员工作室
      原先的黑甲山片区如今有了象征民族团结和谐的新名称——“阳光雅居,棚户区的各族群众从忧居优居,也更加期盼在新时代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民建市委会与阳光雅居各族群众的缘分,始于通过集体提案助力棚户区改造工作,又在委员工作室的建设中进一步密切了联系。
      20244月,民建市委会联合天山区政协在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挂牌成立全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党派名义命名的政协委员工作室——乌鲁木齐市民建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市委会以此工作室为桥梁纽带,紧紧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自身界别特色和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委员工作室建设和活动全过程,积极为助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贡献民建力量。
      积极建言献策,以有形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市两会召开前夕,市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托民建政协委员工作室平台召开现场座谈会,深入小区院落、居民家中,与居民代表、社区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城市发展、社区治理、民生实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辖区居民反映缺少休闲座椅和活动场所的问题,市委会协调社区增设便民座椅;会员企业捐赠建成了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及相关运动器材,极大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先后依托委员工作室平台深入调研,形成多篇调研成果,在市政协近期召开的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两篇调研成果入选会议发言材料,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民建智慧。
      做好社会服务,以有感之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年来,依托工作室开展协商活动7场,市委会及驻室委员联动各委办局、街道、社区,推动解决群众困难诉求87件。会员企业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招聘会6场,提供就业岗位25个。今年7月初,市委会联合民建北京海淀区文教二支部,在工作室所在片区的第44小学开展公益助学活动,向学校捐赠了价值两万余元的文体用品。
      深入各族群众,以有效之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市委会结合端午节、古尔邦节、国庆中秋等节庆,多次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邀请会内外专家为辖区居民普及夏季健康知识,开展送健康活动;组织迎金秋,访民生活动,考察学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经验,助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新年前夕组织慰问辖区困难家庭。
      依托民建政协委员工作室,市委会将社会服务工作深度融入参政履职和政协协商平台。以此工作室为实践基地,市委会主动深入群众,通过办实事做好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小阵地释放出大能量。市委会将持续努力,力求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有效平台和连接各族居民群众的堡垒阵地。
      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档案馆珍藏的这份集体提案,与近在咫尺的乌鲁木齐市民建政协委员工作室,共同见证了民建市委会深厚的为民情怀,也生动体现了其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深沉家国情怀。

    版权所有 @ 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建国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电话:0991-4596878    传真:0991-4521231
    邮箱:xinjiangminjian@163.com
    地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路267号民主党派联合办公大楼7楼